很多人都看过八十年代很多译制影片,也就是由中国人配音的外国电影,会发现片中的人物说的是中国话,但又不是一般意义上的中国话,是带有一定洋腔调的中国话。
这种腔调,配合上外国演员的面孔,在当年是非常受到广大观众欢迎的。这些配音演员也经常上台表演,演绎的就是那些带有洋范儿的配音片段。
不过这种腔调在如今看惯了原片的年轻观众来说,就有些不太适应,为什么一定要给外国片配音,又为什么一定要用听起来有些怪异的腔调?
如果有人感觉八十年代配音黄金时代的声音就有些奇特,那么如果他们看到建国前后东北电影厂配音的电影,就会感到更加惊异。其中的很多片子,配音用的就是东北方言,听上去有些滑稽可笑。
中国最早一批译制片就出现在东北电影制片厂,也就是长春电影制片厂的前身。1948年9月,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翻版组,1949年5月一部反映前苏联近卫军事迹的影片《普通一兵》译制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译制片。在这部电影里,苏联的一些官兵说的就是东北味儿的中国话,这是因为那时候还没有推广普通话,而参与配音的演员多为东北当地人。
不过东北味儿十足的配音虽然有些可笑,但与苏联红军战士的工农身份比较符合,让观众感到很亲切。在当时的观众看来,能够不费力气地看懂一部外国人演的电影,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尽管东北电影厂给几百部外国电影尤其是苏联电影配音,但如今人们能够想起来的,大多是八十年代上海电影译制厂配音的作品。童自荣、邱岳峰、刘广宁、乔榛、丁建华、毕克等人的声音,早已成为很多人的共同记忆,这些人也被称为声音的大师。
配音能创造出大师,可见这些人并非简单的对口型说话,而是往片中注入了新的艺术性,使它们具有了可能在原片中都不具有的艺术魅力。
配音演员没有办法用形体和表情完成演绎,完全靠声音的手段去塑造,这就要赋予声音以生命力,将人物更好更准确地表现出来。在当时,加入洋范儿肯定是必要的,很多老外说话时的表情变化和动作变化都比较大,这都需要用不同于国人的声音去完成。
有些声音在今人看来也许是略显夸张的,但在当年就受到空前的欢迎,观众认为只有这样才符合他们想象中的外国人形象。
其实还不仅是中国观众,国内配音演员的这些创新型的演绎,也受到外国电影同行甚至是片中演员的赞许。可以这么说,当年的有些外国电影其实在国外并不十分受欢迎,但由于配音大师们的精心演绎,做到配音的信达雅,使得电影的艺术性大为增强,在中国国内受到的欢迎,甚至比在它们的祖国还要多。
只不过,随着观众外语水平的提升,以及对国外文化的深层接触,人们越来越习惯于看原片,而非听配音演员来重新演绎。加上如今的配音已经缺少艺术性,翻译水平和配音水平都下降很多,成为粗制滥造的同义词,自然也吸引不了更多人。
不管老观众接受不接受,电影配音的黄金时代真的过去了。那是特殊时期才产生出的黄金时代,而那时候的配音艺术家们抓住机会,共同创造了那样一个不会再来的时代。
当年那些用心配音的老演员们,有的早已经离开这个世界。他们用心演绎的带有洋范儿的经典片段,我们只能在过去的老电影中重新感受。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