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真有那么大差别吗? 古典音乐和流行歌曲真有那么大差别吗? 讲述 焦元溥
从创作的角度出发,对我来讲它们都是音乐。在古典音乐作品中,我们会听到一些作曲家会借用前人的旋律,用此发想自己的新创作。
流行音乐里面也有非常多的作品,它是借用以前作曲家的旋律,加以改写或者是当做灵感,甚至就是拿这个旋律来改编。
而它的主题旋律就是改编自莫扎特的《第40号D小调交响曲》第一乐章的第一主题。
如此例子其实不胜枚举,有非常多的电视、电影、卡通主題曲都来自于古典音乐。
另外也有一种改编是根据古典音乐的作品发想,比方说会以它的和声为基础,再去创作另外的旋律,但是和声的根底可能是来自于古典音乐的某一个曲子。
这样的例子其实也不少见,毕竟非常多的流行音乐人,他们都有很多的古典音乐的基础,在和声、对位、曲式分析的训练。
披头士是一个例子,现在苏打绿的阿龚也是一个例子,他有非常多的作品,你真的可以听到背后有很扎实的古典音乐训练,有的曲子也巧妙偷渡了古典音乐的曲调。
我们先来听一段我们之前介绍过的肖邦作品《28之第20首C小调前奏曲》,但这一次我们要听的是《第20首C小调前奏曲》。
接下来我们来听一首以前的流行歌曲,这是巴瑞曼尼洛(Barry Manilow)的作品,也是他主唱,但是后来有非常多人翻唱,叫做神奇魔力(Could it be Magic)。
请注意的是,它一开始就是肖邦这首前奏曲,为什么呢?因为这整首歌的和声发展基本上就是从肖邦这首前奏曲变过去的。
在流行音乐里面,你要找到某一个段落、某一个副歌是根据那首古典乐曲的和声编写,然后加以发展、加以改写的,其实有非常多的例子。
当然还有一种流行音乐跟古典音乐的引用,是他从古典音乐的写作里面得到灵感,但并不完全直接用旋律或和声,他可能截取一个声部或截取一段写法,但是自己再另行创造。
我们接着来听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曲,这叫做《苍白的浅影》(A Whiter Shade Pale),这是1967年Procol Harum乐团所创作的歌曲。
它的写作很有趣,那个时候是1960年代中期,就是摇滚乐结合古典乐的曲风,那个时候就称之为“古典摇滚”。
这个乐团Procol Harum就是“古典摇滚”的佼佼者,他们的非常多的作品你会听到古典的素材,他把古典的素材融入到他们新的作品里面,但是激发出非常灿烂的火花。
《苍白的浅影》这首歌,其实混合了非常多巴赫的作品,他最主要的会是两首,我们先来听听看这两首,第一首是鼎鼎大名的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
这一段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旋律,下面这段来自于巴赫的康塔塔《醒来!那声音呼唤我们》当中一段非常著名的歌曲“锡安,听见守望歌声”,我们来听听看这一段旋律。
大家听听看,我们从这个旋律里就可以得到这两个旋律素材,当然还有其他的旋律素材,特别在里面我们听到管风琴的声音。
《苍白的浅影》这首歌不止是引用了巴赫作品,而且在曲子的编排、结构还有写法上面都含有巴赫的风格,但这是20世纪60年代的作品。
而且这个合唱团从这首歌赚到的钱,大概巴赫这一辈子赚到的钱加起来也没有这首歌多。
当然要举这些例子,我们可以无止境的举下去,只是我想既然我们提到音乐史,我们想用一个历史的观点来看,这是什么呢?
就是从巴赫直接到60、70年代的古典摇滚,我们见到的是延续不断地音乐创造脉络,而这些创造可能又会再影响下一代的音乐家。
比方说有人假如是受到古典摇滚影响,非常喜欢《苍白的浅影》这首歌,拿这首歌作为灵感,再作为发想,他们可能觉得说,我是受到了Procol Harum这个乐团的影响,但他其实受到的也是巴赫的影响。
如果我们从音乐史一个非常宏观的角度来看,从1970年代到现在,可以说是音乐取材最丰富、也最欢迎各种创造技法融合的时代,大家欣赏的音乐种类越多,就越能够触类旁通,也越能够跟我们这个时代的诠释者、表演者产生共鸣。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