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影产业和电影教育的发展,北京电影学院也面临着新的机遇与现实的挑战,当代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应形成怎样的文化共识,应树立起怎样的引领行业、肩负使命的文化理想是至关重要的。
肩负文化理想,是要继承发展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从历史精神中去寻找和提炼文化传统,坚固文化根基;是要有世界范围和国际视野的竞争意识,有开放的胸襟;是要提升传统、面向当代,结合东西。只有这样,才能在时代土壤上培育出指向中国电影事业人才培养、中国电影发展未来的文化之树。由此所形成的学校精神文化体系则是其不断进步,引领行业、推动中国电影事业的重要指标。
培养出世界一流的学生;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不可替代的重大贡献;在国际可比的关键指标上进入世界前列;有独特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文化。因此要努力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术研究、电影艺术创作、电影情报信息服务以及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国际影响力等八大方面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学校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制定了“三步走”总体部署。第一阶段从2001年到2005年,是学校确立和初步落实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发展目标、积蓄力量的阶段,第二阶段,从2006年到2010年,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资源整合、强化优势、大力创新、加速推进的阶段。第三阶段是从2011年到2020年的两个五年,是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建设的第三阶段,即办学水平全面提升阶段。提出了“认准一个目标”(建设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坚持一个中心”(以教学为中心)、“抓住两个根本”(教学以教师为本,全校教职工以学生为本)、“实施十大建设”(专业建设、学科建设、教学质量建设、实践教学建设、人才强校战略、提高管理水平、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国际交流和党的建设)。到2020年建校7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电影学院;到2050年建校100周年时,把学校建设成为持续发挥引领作用的世界顶尖电影专业院校。
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主体,以高等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补充。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电影,服务文化事业和文化创意产业;立足北京,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电影发展。
“二为”即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优秀电影作品的需求作贡献,为提升观众的观影水平和品味作贡献。“双引”即引领中国电影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中国电影教育的发展方向。“两服务”即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人才培养目标:以人民为中心的电影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和高端人才。以人民为中心,即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做人民艺术家。
“政治家的头脑”要求干部处理好上与下、公与私、虚与实、内与外的关系。“教育家的风范”要求干部以人才培养为本、对学生要满怀“感情”、对教育要有研究精神。“艺术家的功底”要求干部对电影、艺术有一定的了解,对艺术发展的规律、教育规律、人才培养的规律等有一定的把握。
简称“五大”。“育大师”是培养中国乃至世界电影领域的领军人才。电影学院应该以前瞻性的眼光哺育未来的国际电影大师。“著大作”是指应该为中国电影文化、电影理论做出自己的贡献,占领电影学术科研制高点。同时为国家的公共决策建言献策,提供有力的智力支撑。“拍大片”是指凭借人才优势,依托青年电影制片厂的平台,高举“新学院派”大旗,创作一系列贴近时代,具有中国特色,融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于一体的优秀影视作品,以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支撑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发挥好社会服务功能,引领中国影视艺术创作。“盖大楼”是实施校园拓展战略,解决目前办学空间狭小的问题,建设集人才培养、艺术创作和科学研究于一体的新校区和功能完备的老校区。“养大气”是指培养一流人才必须有一流的文化,要高扬文化大旗,建设宽容、和谐、向上的大学文化,为学校梦、电影梦、中国梦而奋斗,更好地担当起振兴中国电影的历史重任。
其内涵为: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校园拓展战略,以及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规划。
学科专业拓展与质量提升战略、人才强校与机制创新战略主要是解决“育大师”的问题;研创提升与产学研一体化战略,主要是解决“著大作”、“拍大片”的问题;校区拓展战略是解决“盖大楼”的问题;实施党建思想政治工作和大学文化建设规划是把握正确办学方向 和解决“养大气”的问题。加强外联和国际化战略是引入外部资源、提升办学平台、支撑建设的问题。
这两句校训前后先连,相辅相成,构成了学校校训的完整表达。“尊师”:表达了对中国电影100多年、新中国电影60多年历史中对中国电影教育做出贡献的师长和对学校办学传统的尊重和师承。“重道”:表达了在电影教育中要坚持为国为民、弘扬真理正义,献身艺术和电影的精神。表达了学校重视对办学规律包括艺术教育、管理等规律的正确把握和运用。强调了我校具有电影专业化教育的学术传统,具有追求精益求精的高品质艺术创作的传统。“薪火相传”:概括了北京电影学院作为专门电影艺术教育高校,在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为我国电影教育事业所做出的努力和所形成的将电影文化的精神代代相承的传统
该标识遵循国际惯例,以北京电影学院的英文缩写BFA中的A为字形结构,结合五角星和胶片的元素,多侧面地表现了北京电影学院的定位和鲜明特色,符合国际文化交流的需要。该标识的A字形结构,酷似汉字中的“人”字,表明学校以育人、树人为宗旨;又形似建筑中的屋顶,传达出崇高向上的学术精神和争创一流的信念。A字形结构中被剪裁出的负形五角星则说明了我校是中国电影明星诞生的摇篮,也定义出了中国特色。两侧呈阶梯状上升的胶片齿孔展现了一条通向远方的星光大道,也表现了学校的众多专业、院系。标识运用红、黑二色,象征着电影的特征和发展历程,也寓意学校坚持正确的文化取向和精神追求。
“修身”:具有涵盖了思想政治修养、伦理道德修养、审美修养等多方面的丰富内涵。特别是强调关注思想意识和社会人文方面的修养的共识和自觉。“勤学”:意指一个合格的电影工作者必须将勤学养成为一种习惯。勤学不仅是学技巧,还要在生活中向生活学、向人民学。“精艺”:意指追求高水平的艺术素养和过硬的专业能力是北京电影学院全体师生在业务学习和艺术实践上的自觉诉求。“践行”:意指学校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的重视实践、重视创作的教学特色和传统。校风与我校办学理念紧紧吻合,是理论在现实中的体现。
“立德”:电影人首先要具有思想道德的修养和人文关切的情怀。“立言”:对于艺术的感悟不仅停留在感性,更要提高到理性。对于电影艺术的学术探讨提倡各抒己见,平等交流。“立行”:艺术源于生活,电影的艺术实践与生活密不可分。“立行”不仅指在生活中感悟艺术,更是指以艺术来陶冶人、陶冶人的生活。“求是”:“是”是真理,是真实,艺术的求真不是复制生活,而是高于生活、表达生活,这种表达的核心就是“求是”。“是”体现了生活内涵中的真理性,“是”又不是生活原生态的真,而是艺术的真。“求美”:是艺术的使命和境界,理解“美”,关注 “美”;表达 “美”、弘扬“美”。“求新”:艺术是创造,求新既是指艺术形式的新,也是指内容的新。前者指艺术表达上的尝试、创新;后者指关注生活中的新变化,关注时代的律动、反映时代的声音。这12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电影教育中的生活体现,是对师生员工的共同要求。
在学风建设中,牢牢把握学生艺术追求的自觉这一有利契机,注重从专业出发,激励和充分调动学生爱电影、学电影、做电影的学习热情;牢牢把握人才培养目标和学生特点,全方位营造学习、追求、创作的艺术氛围,营造通过艺术创作进行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氛围;注重倡导与引领,制度严谨,措施得当,实效显著,把学校的管理规范和理念转换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建设成为有电影艺术院校特色的,以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合作精神为突出特点的优良学风。
“经实共举”是将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与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劳动实践结合起来。“经人相倚”则是指马克思主义艺术观教育不仅需要“经师”,更需要“人师”,需要全体教职员工视学生为子女,以德育人、身先示范,使学生学有目标、赶有榜样。对于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对于干部,既要管理育人,又要服务育人;对于学生而言,是要把专业技能的学习与个人的全面发展相结合。其精髓就在于丰富同学们的切身体验,启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同学们践行的自觉性,让同学们了解党的历史、国家的历史、人民的历史、学院的历史,从根本上充分认识到艺术的源泉是人民大众的生活,电影服务的对象是人民群众。
在价值多元化的历史背景下,在各系(院)文化各有特点的情况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容不同的艺术文化特色,引领中国电影文化发展前进的方向。
指在继承学院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新的目标和历史方位,在新形势下探索学校的创新。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