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全国新闻联播》报道,国家统计局9日公布,5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1.8%,连续两个月处于“1”时代;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4.1%,涨幅扩大。专家分析,物价总体处于温和上涨范围之内,为财政、货币政策调整留出空间。
5月CPI环比下降0.2%,降幅与上月相同。CPI同比上涨1.8%,涨幅与上月相同。从环比看,生鲜食品价格延续下降走势,鲜菜和鲜果价格、猪肉和水产品价格下降幅度较多,汽油和柴油价格、居住价格、衣着和医疗保健价格有不同程度上涨。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分析,食品价格的下行是5月CPI回落的主要因素。猪肉肉价总体上今年比去年下降幅度不低,散养户,即养50头以下猪的农民,现在基本不挣钱,甚至亏损。随着开始入夏,蔬菜水果,包括肉类供应都十分充裕,所以价格低位平稳状态会进一步持续。
5月,PPI同比涨幅比上月扩大0.7个百分点。环比由降转升,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由降转升,上涨0.5%;生活资料价格持平。在主要行业中,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影响,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上涨7.5%,涨幅比上月扩大4.3个百分点。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受到需求影响,PPI接下来可能会出现震荡下行。这一次PPI上涨,很大程度上以上游产品为主,包括能源、原材料等涨幅较大。未来三季度到四季度,需求运行状况可能会和二季度到三季度的状况有所不同,相对有所走弱。
连平认为,目前平稳的物价形势之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仍有调整空间。财政政策更多地朝着结构性调整,向着促进经济转型的方向发展,而货币政策继续保持稳健中性。(记者张棉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