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陈凉、孙铭,通讯员卫潇玉)在四川莲付玉新医者医院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何金桥和随行大夫卫潇玉陪同下,老红军老战士、八一将士、中央特科功臣陈昌之子陈龙狮夫妇于2022年4月3-5日,陈家后人首次返回故乡仪陇县立山场清明寻根活动如期圆满结束了第一阶段的任务。
2022年4月5日下午陈龙狮一行人来到四川省南充市高坪区。随即到傍晚,陈龙狮夫妇和卫潇玉大夫陪同何金桥总经理马不停蹄地为何总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进行了扫墓,祭奠先人。
四川省南充市是地杰人灵的地方,以其高山的气魄造就了一批批开创新中国伟业的风流人物:一代开国元勋朱德元帅、开国大将罗瑞卿、中国民主先驱张澜先生、毛主席警卫员张思德、中央特科功臣陈昌等等,他们均在南充生活过,并留下了厚重的足迹。于是,在返回乐山市市中区前,陈龙狮一行专程到了罗瑞卿纪念馆进行拜谒活动。
今天没有参观的游客,赵枚解说员为我们介绍了罗大将军: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罗瑞卿同志于1906年生、1978在北京去世。他老人家是我们四川省南充县原舞凤乡人。罗瑞卿同志一生廉政、勤政,以忠心赤胆民为本、高风亮节廉为根,雄风廉风两袖清风,忠诚精诚于一生,是我们南充人民的骄傲之一,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附件1:罗瑞卿同志简介
1906年生,四川南充人。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10月转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从事党的秘密工作。1929年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支队党代表、纵队政治部主任、师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军团政治保卫局局长等职。长征中曾任红军先遣队参谋长、陕甘支队第2纵队政治部主任,到陕北后任红一方面军政治保卫局局长。
1936年12月西安事变时,曾赴西安协助周恩来工作。同年起任抗日红军大学教育长,抗日军政大学教育长、副校长。在主持抗大工作期间,坚决贯彻毛泽东制定的办学方针,发扬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风,为各抗日根据地培养、输送了大批军政干部。1938年,在毛泽东指导下写出《抗日军队中的政治工作》一书,系统总结了人民军队的政治工作经验,是我军政治工作的重要历史文献。这本书出版以后,对加强我军的政治工作起了很大作用,并在全国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1939年7月率抗大总校和延安其它学校的数千名教学员工越过日伪军封锁线,行程1500公里,进入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办学。1940年5月任八路军野战政治部主任,转战太行山区。他深入部队调查研究,总结抗日游击战争政治工作的经验,提出一系列加强八路军政治工作的措施,在《八路军军政杂志》上发表了《目前政治工作建设上的一些问题》等文章。参与领导和指挥了百团大战以及华北敌后抗日斗争。在艰苦的抗日战争中,为培养干部、建设政治机关、加强政治工作,作出了卓著的贡献。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中共晋察冀中央局副书记,晋察冀军区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晋察冀野战军政治委员、华北军区政治部主任兼第2兵团(后为人民解放军第19兵团)政治委员,为华北解放战争的胜利建立了不朽的功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公安部部长、公安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共中央军委秘书长,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国防委员会副主席等职,为新中国公安政法的建设,为人民解放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1978年8月3日逝世。
附件2:罗瑞卿清正廉洁的故事
一、勤劳节俭的家风
浩荡长江,挟千河,带百湖,泻万里,奔流入海。在它挟带的万千名川中,有一条古来曾被称为长江之源的嘉陵江。在长江岸上,矗立着古老的顺庆府衙——今日的南充。出南充城沿嘉陵江北行五里,岸边上有一座由茂密青㭎林簇拥的村落——原舞凤乡清泉坝村,这便是罗瑞卿同志的故乡。
罗家并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象中国千千万万的农家一样,沉浮在封建社会末期的浊流里,挣扎在穷苦劳碌之中。若说罗家也曾有过一度发家的时候,那是在罗瑞卿祖父一辈。
罗瑞卿祖父叫什么名字,乡里人都记不得了,只晓得大家叫他“罗造孽人”。“罗造孽人”每天起在鸡鸣前,宿在星月后。每顿饭只吃半饱,刚放下碗又开始劳作,他身上的衣服也都是补丁摞补丁。全是由大大小小、五颜六色的布块组成的“百衲衣”。
他除了精于庄稼外,还精通多种手艺,他精明地计算、苦苦地积累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攒下了一笔钱。便计划着置田买地,发家立业。罗瑞卿从小就是在这种勤劳节俭的家风中度过的。
二、崇尚爱国忠义
罗瑞卿的母亲鲜氏是南充北乡鲜家沟人,父亲鲜锦堂家业殷实,在南充城里有房子和绸缎庄。
鲜氏是他的掌上明珠,从小知书达理,写得一手好字。鲜氏与罗家1905年结亲,次年生下罗瑞卿。
鲜氏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很敬慕古代那些教子有方的母亲,看到儿子开始明辨是非,分辨忠和奸,她便开始不顾终日的劳累,每天晚上都要给儿子讲一些有意义的故事来教导他。
母亲给罗瑞卿讲“孟母三迁”的故事:孟子因小时候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便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拜哭的游戏,他的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市集附近,但他又开始玩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又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从这个故事中,罗瑞卿明白了人应该要接近好的人、事、物,才能学到好的习惯;“岳母刺字”故事中,秦桧弄权,投敌卖国,杜充奉旨代帅印却抗金不利,岳飞心情郁闷,私自回家探母,岳母促其回营抗敌,并在岳飞背上刺“精忠报国”四字,使其永以报国为志,终身报效祖国。
在罗瑞卿幼小的心灵里,深深刻下了岳飞的高大形象,他立志要学岳飞,长大为国家做好事。
鲜氏不仅给罗瑞卿讲了很多寓意深长的故事,让罗瑞卿从故事中懂得了很多做人道理,母亲还让罗瑞卿学习传统名著,其中《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足智多谋、济世爱民;关羽的正气凛然、赤胆忠心;张飞的胆识过人、气吞山河;赵云的智勇双全、英勇善战……都给罗瑞卿留下了尤为深刻的印象,这也为他此后长达半个世纪的革命军事生涯从小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三、追求上进,发愤读书
吉娃子要发蒙读书了,一家人都忙了起来,又是买书,又是置办袍裤鞋袜。发蒙是在吉娃子十一岁那年春天,父亲带着他走过一条沟,翻上对面的山梁,来到“袁家屋子”塾馆。
先生姓吴,名冻成,西充县人,是位很有学识的人,吴先生和善可亲,耿直刚强,赢得了乡亲们的好感。大家都听说先生对学生管教有方,曾培养出几个得意门生,就更引起了乡人的尊敬。
吴先生说吉娃子聪颖异常,瑞气环绕,将来必有大用,故而给他更名为瑞卿。在先生的引导下,吉娃子拜完先师以后,又拜先生。然后,罗春庭和其他几个学生的家长还有家族尊长在一片“拜托”声中辞退。塾馆便开课了。
在罗瑞卿进塾馆时,母亲觉得他年岁还小,天不亮就要过沟翻山,很不放心,就让他免了早课,可是罗瑞卿不依,立在门栓下哭,非要去不可,母亲看到孩子如此上进,喜爱读书,也就只好答应了他。
罗瑞卿在塾馆里读书时处处以“大人”的样子要求自己,在私墊三年的时间,他把先生讲的书,全都背得烂熟。先后读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每次先生抽查他,不论是背诵还是讲解,都很让先生满意。在塾馆的二十多个学生中,他是最聪明的一个,吴先生很是满意,总是对他赞不绝口。
四、立志当清官
罗瑞卿1923年春天考入南充县里中学,在县里中学读书期间,遇到地方军阀何光烈征收“佃当捐”。
此时已连年战乱,百姓已在水深火热之中,种种苛捐杂税,更是压得人喘不得气。如今何氏,又立“佃当捐”,佃客佃一点土地,不惜忍着高利借贷付租,辛苦劳累种一点庄稼,现在还要租上加捐,如此下去,百姓哪里还有活路!
在校长张澜、训育主任秦树风先生的赞助下,学生会行动起来,针对何光烈向南充东南西北四路派了征收委员,学生也分四路去,任务一是阻碍收捐,二是宣传群众。
罗瑞卿积极响应、挺身而出,与一众五十多名同学开始行动起来。
在会龙镇,罗瑞卿先仔细地询问了镇上的情况, 在秦树风先生的儿子秦宗海的带领下,他们先找到了何光烈的“狗腿”秦同淮,在乡亲们的高声欢呼中,将秦同淮狠狠的收拾了一顿,遂又转去龙门场找何光烈。何光烈听说学生如此闹事,气得暴跳如雷,连夜派兵化妆成便衣出城,并在四面路口堵截殴打学生,更是要求学校交出闹事学生关押于县府之内,最后在张澜的威怒之下,才将关押学生放了出来。
如此仗势欺人、贪赃枉法的小人,真的是枉作父母官!自此,罗瑞卿暗自立誓,如果有朝一日能当官,一定要做一个廉洁奉公、清正廉明、为百姓谋福利的好官!
消息来源:澳门法治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