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而言,在融资实践中,明确企业不同阶段的目标、把握融资策略以及节奏,对于创始人来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早期阶段的创业企业已积累了一些核心用户,但商业模式总体上处于待验证的阶段,产品或单店模型也通常还没有那么完善。
而成长期阶段的创业企业已经完成了单点验证,甚至在区域局部市场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
其中,关于单店模型的完备程度和快速复制扩张能力,投资人通常对此极其看重,因为投资人要的不仅仅是赚钱,而是持续地能赚很多钱。
一个值得资本投资的好公司有两个标准:一是它做的事情别人做不了;二是它做的事情自己可以重复做。
前者是门槛,决定利润率的高低和趋势;后者是成长的可复制性,决定销售增速。因为只有商业模式打造比较成熟,单店验证成功的创业公司,才能进行大规模的复制推广。
当然,由于如今存在资本催熟的情况,有些创业公司还未验证模型就迫不及待地去复制扩张,在菁财资本看来,这并非好事。在此,举一个常见的例子,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一家中餐厅,因为大厨水平很高,开业2个月就实现了盈利;另一家花了巨资研发标准产品和服务流程的快餐品牌,开业一年了还没有赚钱。
在资本的眼里,第一家是很快能赚钱的公司或生意;第二家则是有价值的公司,因为它扩张起来更快、成本更低。
比如对于生产硬件的公司而言,多生产一个产品就能带来单个产品成本的降低,这就是所谓的规模效应。只有规模,才能让一个企业养得起该有的职能部门,也才能检验企业在负荷状态下的运转情况,而不仅停留在“小而美”层次。
而具有网络效应的公司,其运营边际成本是递减的,随着业务的扩大,运营人效会越来越高,后台运营的少量投入就可以支撑巨大的业务发展,不同的用户需求也可以通过相对统一的服务得到满足。而且接入的用户规模越大,理论上其他用户的效用也会越好(如微信)。
以滴滴出行为例,平台上线之初,为了吸引乘客和司机使用其App,两头都要给予他们补贴。而一旦App的用户量达到一定规模,再获取新用户就变得非常容易,因为司机发现用App可以多接单,乘客发现这样可以更方便地叫车。而且,用户的需求相对标准,司机的服务也相对标准,滴滴出行只要维护好系统即可。
而相比网约车业务,共享单车业务就不具有任何的网络效应,因为用户不会关心在其他地区还有多少人在骑,或者在其他地区有多少辆车。
企业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包括渠道成本能力、产品或服务的量产能力、服务的即时能力等。
创业企业早期主要依靠产品能力就能跑出来,但也存在很多网红品牌,火一阵就消失了,主要原因就在于供应链跟不上。
当然,打造供应链能力,在如今绝对不能和自建工厂划等号;但如果品牌方和上游合作代工厂之间,如果无法保证长久、稳固的合作,导致产品的质量统一可能无法实现,带给消费者的体验也就必然参差不齐。
因此,只有不断优化完善供应链建设,才有可能让用户享受到好的原材料和产品设计,最终实现“相对便宜,绝对质量”的产品交付。
同时,优质产品又为品牌提升了溢价空间,保证了制造商和品牌的利润,为产品迭代和品牌升级创造正向循环。
此外,在供应链管理这方面,科技巨头苹果一直是典范。苹果在全球拥有700多家零部件供应商,其中大约一半产品都在世界工厂-中国生产。
早期创业阶段的企业“从0到1”非常困难,但这并不意味着“从1到N”的成长阶段就会比较容易,两者需要的能力实际上是完全不同的。
在1-10阶段,进行可复制的标准化建设是极为重要的,企业需要确定组织的裂变能力,使其具备标准化管理的复制和输出能力。
因此,公司发展至此已经不能光靠创始人的个人能力,更要依赖整个组织的付出。每跨过一道坎代表着一个全新不同维度的挑战的到来,将倒逼着创始人以及管理团队去学习新的东西。
可以说,公司从建立定位到做大定位,再到这个阶段的引领行业,企业往往面临组织变革、解决高速扩张带来的内耗加剧问题,而创始人则需要完成从高手向组织领袖的进化。
根据菁财资本服务经验,如果创始人的格局不够大,小富即安,那么企业也很难跨出资本化的脚步,进入快速复制扩张的第二阶段。我们也看到很多企业在完成A轮后就走不下去了,最典型的原因就是大部分创业者没管过这么多钱,也没管过这么多人。
此外,确实也有很多创始人往往擅长于产品研发或消费者体验洞察,但对于精细化运营、品牌建设与推广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缺乏思路和经验,从而导致企业在规模化经营的路上举步维艰。
成长期企业发展到更后期,企业更是从产品品牌发展到品类品牌,甚至是价值观品牌和生活方式品牌。
在如今这个人口红利殆尽、信息爆炸、供给过剩的市场背景下,消费的焦点落在了品牌上。很多原本不知名的产品,通过品牌打造进入到人们的视线;也有很多知名的产品,由于品牌认知跟不上而被人们遗忘。
而且,现在的消费者除了在意产品的使用功能外,还在意品牌能否满足并实现他们的精神表达、审美表达、自我表达、兴趣表达。
特别是对于连锁品牌来说,保持品牌的年轻性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事情。因为一旦品牌势能下去了,即使拥有几百、几千家店的体量,也是很难再转型过来的。这方面的典范就是麦当劳和肯德基,这么多年来他们一直在努力保持品牌的年轻形象。
当然,品牌是长出来,而不是设计出来的,很多时候都是逐步升级,一个个周期沉淀下来的。
此外,公司进入“成熟期”后,初创期的单品的爆发式成长一定会遇到瓶颈,这时候用更丰富的产品,满足用户(在成长期)被牺牲掉的差异化需求,将成为企业必然的选择。
实际上,消费类创业公司看似进入门槛低,实则行业壁垒高。比如炒瓜子很容易学会,但能做大规模、形成知名品牌的瓜子,我们可能只能想到“洽洽”。
所以说,一个消费品牌一旦有了强势的地位,将是非常稳固的;但制造业公司就不行,一旦别人超越了你的产品技术,公司就很容易出现危机。
做品牌和做零售都是一个系统的生意,而非某一环节的发展,在消费行业里,那些成为细分赛道头部品牌的企业,都是在品牌、营销、渠道、管理以及商业模式上,经过长时间积累并形成差异化竞争能力和核心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而构筑了很高的竞争壁垒。
在成长期阶段,因扩张需要,企业往往对资金十分饥渴,以求在人才、营销、供应链建设等层面扩大投入。
我们在此前一文中有讲述,早期投资主要看团队、看趋势。而在成长期阶段,PE机构投资人关注尽调的重点则非常的不同,最关注的就是标的公司在未来两三年上市的可能性。
1、从法律和政策角度,看公司是否存在影响上市的硬伤或瑕疵,比如历史沿革是否清晰、是否存在社保税务合规问题、业务方向是否有来自政策的限制或鼓励等。
2、看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满足上市标准,包括资产规模、收入、利润、利润率、成长性、负债率等指标。其实越往后发展,机构关注的个性化东西越少,共性化东西越多,而这些共性化的东西就是财务规范性、法律规范性、上市可能性等。
成长期企业可以按照统一标准,根据有没有符合证监会各种对Pre-IPO公司的规范性、关联交易等要求,来进行判断。因此,实践中有些PE机构投决会的核心标准,就是企业是否过了券商的投行内审会。
3、看公司的市场地位、影响力、占有率、销售额增长等,看其是否在同类型公司中具备竞争力,比如销售扩张和发展速度。
因此,企业在融资的时候,一定要做好数据的呈现工作,将核心业务数据指标逻辑化,并讲清业务的逻辑和关联性。菁财资本建议,在陈述运营数据时,可以将数据尽量图表化、可视化。
同时,这些核心数据应与产品形态紧密相关。假设你是一个2B的SAAS类服务商,如果你去告诉投资人你的公众号订阅数有100万,这个数据或许有一定的意义,但并不那么核心,而我们所理解的2B赛道的核心数据,应该是你的付费用户数、续费率、客户结构分布、客户单价等。
此外,数据背后还要加入商业观点的解释。假设你在一年内,就拿下了上海70所幼儿园的独家合作。这个数据意味着什么?你要告诉别人:“如果上海一共是100所幼儿园,我拿了60所,意味着我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把一半大的市场拿到了,我已经是No.1了。”这个就是数据背后的弦外之音了。但假如上海有1000所幼儿园,那60所就是微乎其微了。
此外,PE机构对于这些关注要点,都要获得非常明确的信息,而且会通过各种尽职调查手段去核实和判断其中的法务、财务等专业信息,通常还需要外聘律师、会计师来完成。
最后,成长阶段的融资周期会明显拉长,因为相比早期融资阶段内,机构比较偏“感性”的快速决策,这个阶段的机构则会仔细考察公司的日商、坪效、单店成长、供应链成熟度、毛利等。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