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刘利峰
2021年4月采访中的一次偶遇,结识了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大崴老师。第一次知道这位以“写福、善福、播福”的书画界国宝级名师,也是通过那次采访,让记者更进一步领略到这位禅意大师的传奇艺术人生以及其书法的精妙之处。
国家一级美术师吴大崴
吴大崴,河南洛阳人,出生于1962年,字扶伦,号释源妙一、一苇居士、龙门先生等。毕业于河南大学,深造与中央美术学院。师承著名书画家石齐、张立辰、张海、钱绍武先生,中央国家机关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任首博书画院副院长、中日韩禅意书法联盟秘书长、《佛教艺术》杂志社总编辑以及中国国际文化艺术联合会执行主席等多种职务。吴大崴善写榜书、隶书、行楷多种书体禅意书法以及写意花鸟、牡丹画等,尤对禅意书法颇有造诣和研究。
吴大崴自幼研习书道,初临唐楷,继转魏碑,后攻汉隶,其书法用墨浓厚、辛笔老辣、雄浑强健、生动洒脱、章法不拘一格。吴大崴少年时初习书法总也不得要领,有一次雨后,他看到房檐滴落的雨水有节奏的一滴一滴落在地面上,地面被雨水砸出一个个浅浅的水窝。他在一念间忽然醒悟,茅塞顿开,从此开启了艺术创作之路。所谓“滴水穿石”,贵在坚持。把自己的爱好兴趣当做终生的事业来做,就一定能成功。事实如此,2012年,吴大崴应邀为世界文化遗产龙门石窟祈福大会创作的60平方米的巨幅榜书《双福图》堪称艺术生涯中巅峰力作。
洛阳奉先寺的宏福巨幅《双福图》高10米,宽6米,远远观望,大红色的巨幅“福”字仿佛沐浴了卢舍那大佛的神光,在龙门山色中旌旗招展、波澜壮阔。又像两扇般若大门,蕴藏着无穷的力量和智慧。寓意祖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吴大崴笔力强劲浑厚、恣肆放纵,笔到处点、画、钩、皴皆收放自如。连笔处线条流畅、翰墨飞扬,似有一股苍茫的笔力扶摇直入、穿透云霄。冥冥之中与天地接轨,洞悉了宇宙的奥秘,给人以视觉的美感和神秘。
历代以来,很多书家修习书法,特别注重修习内功和文学方面的素养。记者在吴大崴的巨幅《双福图》里看到了内力深厚“心耕福田”、慈悲素简的文字禅功,和诗仙李白追求自由、豪迈乐观的浪漫个性。
在吴大崴的画室,记者采访中问道:“吴老师,怎样才能练好书法,有什么诀窍吗?”吴大崴笑着回答:“要想写好字,首先需要静,还要耐得住寂寞。其次,搞艺术切忌不要有攀比心和功利心,要做到在任何场合都能保持不受环境和外力干扰,只有把心神融入书法达到忘我境界,就能写出好字。其次,还要了解各种书法字体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就像我写的福字,大家都认为无非是祈福、幸福和美好的意思,中国的文字象、形、声缺一不可,单从字面上去理解“福”的涵义是远远不够的。”
“福”字是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距今约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福”字的寓意很多,最初的福字写在甲骨文上,是装酒器具的形状,古人用酒象征生活富裕。现代的福字有示、一、口和田组成,象征神祗、田地,寄托了老百姓渴望得到田地,以求满足温饱的美好愿望。春节期间也有大多数人家贴春联喜欢把“福”字倒贴,象征“福到了”。
吴大崴一边回答,一边把书案上的一本《吴大崴百福集》拿给记者。这些充盈着禅意的福字帖形体不一、风格迥异,其笔法细腻、生动活泼、生活趣味浓厚,艺术感超强。吴大崴老师集欧、颜、柳、赵唐宋大家所长,在汉魏碑派古朴遗风的基础上敢于创新,独创”罗汉体”。逐渐形成独特的书法艺术风格。正所谓“妙玄神来笔、浓淡总相宜。
“寿如南山福如云,琼瑶佳酿庆生辰。四海升平千秋岁,晖耀华夏安康欣。”吴大崴撰写的“福”字帖庄严华贵,千祥云集。象征着人们长寿康宁、善德有道。更有一种祈求祖国昌盛、倡导世界友谊和平的深层含义。近年来,吴大崴潜心躬耕,致力于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事务。他倡导“福”进万家公益行活动,并且身体力行,写福送福进校园,进军营、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等。引起社会广泛好评,并被誉为“送福大使。”公益慈善事业的发展,标志着社会现代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更为大力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开创文明的先河。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