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

慧生活~香万家

字号+ 作者:中国资讯 来源:未知 2023-01-11 19:04 我要评论( )

慧生活~香万家 感谢国学论坛的发起人以及所有联合发起人,感谢主办方,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的有缘朋友。更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盛世中国,感谢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智慧教诲,感谢家人

慧生活~香万家
感谢国学论坛的发起人以及所有联合发起人,感谢主办方,感谢所有参与和支持的有缘朋友。更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盛世中国,感谢中华民族古圣先贤的智慧教诲,感谢家人师长的关照和朋友的帮助。
     我叫万慧,与香的结缘最早是在2003年,那是对芳香植物学的热爱,当时研究学习的是植物精油,芳香疗法,芳香美容和相关的实体经营。这些将近8年的时间为我之后的学术研究打了很好基础,从2011年接触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易经》、《道德经》、《黄帝内经》,以及很多佛经与道家文化的熏陶。并一直到当下今年2023年,在生活中和创业路上的感悟和自己的修习慧命的践行路上,感悟颇深。
香的学问不仅仅是液态精油,它还有熏香、佩香、线香、古方香以及香艺、香篆、隔火熏香、香道、香修等等文化艺术表达。
中国的香文化始于轩辕黄帝时代,最早可追溯至史前6000多年的石器时代,它萌芽于远古祭祀之礼,起始于春秋的佩香之德,成型于汉代的和香之贵;成熟于盛唐的用香之华;普及于两宋的燃香之广;完善于明清的品香之势;衰败于乱世征战之忧;回春于安定和谐之世。
 
魏晋南北朝时,文化阶层开始较多实用熏香。唐代,香在诸多方面获得了长足发展。《新唐书~仪卫志》载,当时不仅室内设“摄香席,熏炉,香案”,贵妇身上也佩香具。唐高祖618年至唐德宗791年,通川、雁门、顺北、南海、上洛诸郡及属国向唐宫廷进贡香料数十次,可见香事活动的频繁。宋代香文化达到了鼎盛时期,完全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其后,在元明清得到了保持与稳步的发展。由于历代政治家。哲学家、艺术家及社会交界的知名人士,达官贵人为了表现自己的“天才”,在香气方面大做文章。
 
我们现在很多人会问:“香是什么?和我有什么关系”。
其实无香不成礼,香在古代社会可谓美好而尊贵的,人们对它的爱中有着敬而护的意味。古香诗:沉香以待客,清淡以微馥,妙处如清渠,源头活水来,斯须客辞去,跌坐对余芬,怡情之自然,出尘之高迈!如果用我的话来讲啊,香是文人的诗、香医家的药、香是修行人的道、香是艺术家眼中的花、香是教育家心中的光。香从自然中来,再回到自然中去。古人合香须以心来合,悦兴而为,合之于四时,依阴阳而生;炼诸药之性,化天地于其中;借时代人文之气,返正气于众生;聚天地之纯阳,赋人我之本性。
 
 汉字是中国文化的DNA,一个汉字就是一个中国故事。那香是芳也,从黍从甘,始见商代甲骨文,古字上半部分像禾黍成熟后散发的颗粒,下半部分像盛粮食的器皿,合起来表示作物成熟后散发的香味。香的本义指谷物散发的香味,泛指芳香。再引申为带来香味的东西,旧时多指与女子相关的事物,芳香令人舒服,引申为舒服或有滋味。五谷中的“黍”对应南方火,对应五常礼,五藏神,五志喜,无毒恨,所以香主心神,能帮助人入定,心清闻妙香。
 真正的智慧是在动中静,需要时间来长养,气味对每个人是平等的,能感觉通透不代表你能做表达和运用,所以要越早学越好,建立很好的嗅觉审美系统。这个世界聪明人很多,都喜欢取巧,他们都喜欢以最少的成本换取最大的利益;但真正取拙的人很少,而合香的练习则可以训练的那颗返朴归真的心,通过对植物的打磨/碾粉/组合炮制/窖藏/等等一系列因循着节令和时空及药性来一步一步来完成,你不能有半点着急,必须学会安静,学会等待,学会严谨,学会接纳。一颗种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不仅仅是氧份,更有期许,有不甘,有苍老变化,也有悲欢离合。植物身上总被赋予很多拟人的德行,并且将这些德行再返归到人身上。一颗种子的成长源于自然的挫折,也依特性而体现不同形式,有杀菌功能/有止血功能/有养生功能。很多时候,人们说用植物来治疗,不如说是抽取了它的经历。当人们来采摘把它制成一滴药丸,一片茶或一支香时,它的生命能量会通过转化再次压缩成一颗种子。不同的是,它将原始的驱动力转化成有效对抗自然的能力,所以当我们每喝一杯茶,燃一支香时,都是在感知每种植物的特质,并会得到更多内心对大自然的感悟。
 
通过合香,可以表达更抽象的东西,让我们以旁观者的视角来审视自身行为。当一个人勇敢的表达和清晰的审视自己的时候,他就获得了更大的自然掌控力。为什么我们不喜欢人工香料,因为天然香料身上有一种大彻大悟的觉览,那些经历了更多的香料更有韵味,并且自古至今,文人墨客,帝王将相及百姓都通过植物满足自身的精神。中医中药造福了人类,那未来的人能否从植物身上汲取更大能量和智慧呢?这就要看未来的人是否愿意尊重植物。树是种子的一生,而香是终极的种子,与植物共情,与万物同心,了解自然,尊重自然,回归自然。
下面以气这个角度来谈一谈,人们在叶子的生落中感受着自然变化,24节气以及古代的历法,这都是天的秩序,人类因季节的变化而走出了混沌,从而变得明朗了。是怎样的一双手来推动着季节的周行变换,我们的祖先将这双手称之为气,在自然变化中推行的一切,比如霜,雪,雨,露,这都是气的聚散离合。气催开了花,气又催落了花,气开腾起来变成云,又飘落下来变成雨,所有的传统,节日,节气,文化,天无不不在气的推动下兴衰生起,这就是周而复始的元气论。
真正的中国传统文化只有触及到气的概念,才能碰到文化的脉络。一个一个的节日是古人因循着气象变化,即是月令中所讲的这种尊重和因循。而调香这项手艺中,更是在遵循节令中,更添加了浪漫与文化特质,人的生活由此变得活色生香了。但到了我们今天,主宰世界的人类,我们不得不面对着日益恶劣的环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气象变化的失序是文化的失序,是人心的失序。没有一个系统依时令,奉天时,同时以气为依归,让人心回到传统文化的源头,从而长养我们的气节,长养我们的自信,那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作为合香师,会将香材与气候与月令相结合,并且体验着香材与人,与音乐,与色彩,与养生,与心理相关联的统一,本来是为了合香,到后来就不仅仅是合香了。后来我会发现,我们就会追溯传统文化最古老的源头,去接近一种叫礼乐夏的秩序。气和味目前对人还是混沌的状态,科技还无法解释到清晰,但人的认知逐渐会有所感受了,但我始终相信,气味学的兴起,为引发认知领域的整体改革。现在的科技将那么多不可能变为可能,很多规律会被发现,那么气味完全可以通过建立一个系统被更好的运用和调节,让气味随着人的意念去运行,而又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让合香成为一种表达,一种服务,一种生命意义的载体,一种升华。比如我们将气味划分为四大区域,古代四大名香,沉檀龙麝,而按现代通行气味学来划分,麝香属于花草型,而龙脑属于草叶类的香型,檀香属于木香型,沉香属于菌香型,也就是苔类,这花叶木苔类的划分就包含了自然界已知的芳香植物的所有的基本状态。这四个象限也形成了香的基本架构,在这个坐标中,上部分为花草,下部分为木苔,上边是清新活泼的气味,下边是深沉浓郁的气味。气味的深浅浓淡依据人的性格,情绪,爱好,职业变化万千。这也符合传统文化中的四象开元法,甲混沌之气为元,元即有清浊,如同盘古开辟,清儿清者上升,重而浊者下降;元季横分为二分,分为炫光和素影,纵横四象之间,春秋持续,九流捭阖,藏香于四时,隐逸于节气之间,吞吐万千气象,经为天地万物。花叶木苔四大类的生克关系,也表达了各种运用原则,花对木,苔对叶,他们之间的关系成为生克制衡。比如桂花属于花香区,而丁香属于木香区,这两种在一起就会相互遮掩彼此的香气,相互制约彼此香气的散发,这在合香中有很大的帮助,能够顺应香材的特性,而不只是追求味觉的审美,从而浪费大量财力物力。所以合香技术需依天时,季节,气候等等。花叶木苔两种彼此处于水平面,这种关系就属于平,不会产生克制影响。所以合香是非常微妙,合万物气场于自身,从而得到一种转化和有效运用,变有效运用的载体成为一支珍贵的香,来长养我们人的心性,从闻香品香中得到一份智慧。
 
我们经常讲魄力,那在中医的角度讲,魄是肺神,力是肾,魄力就是一个人肺和肾相合的力量。上古讲“饮食有节”,节与脾胃有关,节对应《易经》的艮卦(艮对应胃),艮还有节,为止。“肺主治节”,肺为五脏之天,五脏之华盖,即天道,天之气,与呼吸相关,天有节气,气有24节气,每15天为一节气,肺主天上节气的变化;胃也主节,指关节。胃禀赋五脏一半的阴,禀赋六腑一半的阳,为是半阴半阳,一半天阳一半地阴,胃为中,特殊功能就是调和脏腑功能。胃是衔接天道和地道的,与人体关节有一曲同工之妙。例如脚踝的“解溪穴”。例如天气一变,节气一变,人体的关节就会发病。节气对应天之气,人的肺;地气对应关节,人的胃。也可以说是通天的鼻,通地的口,所以我们呼吸的质量就决定人生命的质量。肺对应的阳明经,是我们身体的气血之海,阳明经也是人体的龙脉。我们身体纵向提升的能量以肺为上扬之节气,通过膻中转化波态能量,是上丹田;心肺为中丹田,转化的是气态能量,气态能量是在有形和无形的临界点;脊椎是纵向的节,饮食是一种有形的食物和水。下丹田相当于烧煤和石油,有垃圾有废物;中丹田相当于烧天然气,没垃圾有废气;上丹田相当于烧太阳能,没垃圾没废气。
所以中国香文化是一门大课,他涉及到《易经》、《黄帝内经》涉及到气味学、心理学,美学,中医学,礼仪学、儒学、宗教、哲学、天文历法等等的综合运用。那当下这个多元化的科技时代以及多种文化纵横的时代,让我们尽快领悟并践行老祖宗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很多年轻人早已脱节了,怎么办?
我们慧香元上古五行学院创办的初心就是以香结缘,以香表法,以香文化的,香产业来带动信仰,回归本真。学院版块包含香道文化培新、香修研习、香事雅集策划执行、香品定制、上古文化教育、五音身心灵疗愈。寓教于乐,修而知之,在产业中体悟文化,在务实中反省内心,在朴实中回归自然,在成长中敬畏信仰。谢谢大家。
                                    万慧
                                 2023年1月10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居民诉称扩建陵园和公墓或致其生活环境受影响

    居民诉称扩建陵园和公墓或致其生活环境受影响

    2023-09-02 18:48

  • 武汉国樾滨江样板间8月26日开放,共鉴长江生活!

    武汉国樾滨江样板间8月26日开放,共鉴长江生活!

    2023-08-31 09:45

  • 涪陵开展“全民健身 绘就幸福生活”约跑8.8公里大型活动

    涪陵开展“全民健身 绘就幸福生活”约跑8.8公里大型活动

    2023-08-15 17:29

  • 中俄健康生活方式论坛暨莫斯科第三届《孔子杯》大赛在莫斯科开幕

    中俄健康生活方式论坛暨莫斯科第三届《孔子杯》大赛在莫斯科开幕

    2023-07-26 15:29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