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对四大国有银行而言,中短期无疑是一大利空,因为巨无霸的外资银行将杀入中国,绝对是一大群虎狼级别的对手即将呼啸而至,它们必然对国有银行的垄断市场地位构成巨大的冲击。而国家为保持一国金融市场稳定,肯定不会将四大国有银行拱手让给国外资本来控制的,国有银行们必须勇敢地迎接挑战、抵御冲击,依靠自身的努力,师夷长技以制夷,化压力为动力,变危险为机遇,在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实现涅槃重生。即使短期受到一些冲击,也是必须承受的成长中的阵痛。
二是对商业银行、城商银行、农商银行而言,这个消息或许更多还是带来了一些利好因素,因为它们将有可能成为外资银行的收购对象,成为外资银行通过控股、借壳快捷登陆中国市场的载体。当然,从短期看,也有许多中小银行可能因为抵御不了外资银行的猛烈冲击,而连片倒下,率先成为战场上的炮灰。
三是论事不可绝对化,凡事有利就有弊、有弊也就有利。所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依。从长远看,开放竞争总体上有利中国银行业整体的发展、繁荣和壮大,国人们也可从中享受到更加优质、灵活、高效的金融服务。垄断时代国有银行的许多令人生厌的格式化合同和僵硬、冷漠局局,肯定会大为改观,并一去不复返。
在未来日趋激烈的银行业竞争较量之下,四大国有银行不仅可以从竞争对手身上学到更多的本领来壮大自己,而且作为一国金融维稳的中流砥柱,它们的地位也会更加凸显。
未来,在许多银行随时可能在竞争中衰败乃至破产、国家不再随意为商业化银行保底、买单的背景下,存款安全势必将成为广大百姓、企业在选择银行服务时最为警觉和关注的要素。外资银行或许存款利息会比国有银行高些,但它们的系统性风险肯定也会比国有银行更大。利弊两相对冲之后,一旦银行业发生较大动荡危机时,四大国有银行坚如磐石的形象反而会让百姓更加信赖,它们的市场份额也可能进一步大幅提升起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