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国家在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机构和全国自然科学与高新技术的综合研究与发展中心,建院以来,中国科学院时刻牢记使命,与科学共进,与祖国同行,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己任,人才辈出,硕果累累,为我国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 更多简介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科大”)于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建于北京,1970年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中科大坚持“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办学方针,是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特色管理与人文学科的研究型大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简称“国科大”)始建于1978年,其前身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12年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大学。国科大实行“科教融合”的办学体制,与中国科学院直属研究机构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培养体系、科研工作等方面共有、共治、共享、共赢,是一所以研究生教育为主的独具特色的研究型大学。
上海科技大学(简称“上科大”),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2013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上科大秉持“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办学方针,实现科技与教育、科教与产业、科教与创业的融合,是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套兆瓦级高功率毫米波稳态实验系统,并在140GHz回旋管验收实验中成功获得稳定、可重复的高参数实验结果,输出毫米波功率700千瓦,运行时长3000秒,技术参数达到先进水平。
研究团队依靠自主创新,结合回旋管及毫米波传输设备多工况测试需求,开展技术方案设计、材料比选和关键工艺试验,相继攻克了毫米波成套设备设计理论和加工方法、毫米波测量方法、毫米波源稳定运行技术、电源和冷却等辅助设施集成化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建成兆瓦级140GHz毫米波综合研究平台。该平台的成功研制,为深入开展高功率毫米波和太赫兹波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及应用拓展提供了实验条件,为高功率回旋管自主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极端条件下地球钻探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未来,研究团队将围绕国家十三五计划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技术综合研究设施”的研究需求,着力开展回旋管及毫米波传输器件的研制、测试、老化和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模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建造170GHz兆瓦级毫米波研究平台。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研究所毫米波与太赫兹技术研究团队研制出国内首套兆瓦级高功率毫米波稳态实验系统,并在140GHz回旋管验收实验中成功获得稳定、可重复的高参数实验结果,输出毫米波功率700千瓦,运行时长3000秒,技术参数达到先进水平。
研究团队依靠自主创新,结合回旋管及毫米波传输设备多工况测试需求,开展技术方案设计、材料比选和关键工艺试验,相继攻克了毫米波成套设备设计理论和加工方法、毫米波测量方法、毫米波源稳定运行技术、电源和冷却等辅助设施集成化设计等一系列关键技术难题,最终建成兆瓦级140GHz毫米波综合研究平台。该平台的成功研制,为深入开展高功率毫米波和太赫兹波技术研究、设备开发及应用拓展提供了实验条件,为高功率回旋管自主研制奠定了技术基础,为极端条件下地球钻探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持。
未来,研究团队将围绕国家十三五计划项目“聚变堆主机关键技术综合研究设施”的研究需求,着力开展回旋管及毫米波传输器件的研制、测试、老化和各种运行工况下的模拟实验,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建造170GHz兆瓦级毫米波研究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