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作家李虎山长篇小说《之间》读者分享会在西安和平电影院举行。
当日下午2.40分,位于西安市北大街和平电影院内,正在期待观赏电影《醒来2》的观众,在霓彩灯光的笼罩下,聆听了作家李虎山关于自己刚刚参评第11届茅盾文学奖的长篇小说《之间》中,关于描写农村年轻人在尽孝方面的故事分享。李虎山说,自己一直在探索如何将传统文化和孝老爱亲方便的内容用文学作品表现出来。自己在创作小说《之间》时,就想到了这样的问题,小说中从小生长在秦岭山深处的一号男主人公大平和弟弟小平同时考了西京城的两所大学,但退伍军人父亲因打工受过腰伤没有能力挣钱,也没办法供两个儿子同时上大学。哥哥大平将上大学的机会留给弟弟,自己去秦北下煤窑挣钱供弟弟上学。当他将自己下煤窑挣下的钱交给父母后,两个老人却没有用他挣下的钱给弟弟交学费和生活费,父母说自己没有能力供大儿子上学已经对不起大儿子。两个老人自己想办法挣钱供二儿子读书,不幸的是母亲在向山外小镇送木炭时从悬崖上掉下去落入水库中丢掉了性命。李虎山讲到此时观众席上许多读者开始抹眼泪。母亲去世后,大平决定用心照顾好父亲做一个真正的孝子,他将交给父母的钱拿出来在家乡鹿鸣川镇开办了农副产品加工厂,加工家乡有名的豆腐干,同时他号召在外打工的好友回到家乡与自己一起创业和孝敬父母。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大平创业成功,他加工的农副产品畅销西京城。弟弟小平和他的同学在哥哥的召唤下也回到家乡,一批年轻人用自己的知识和青春,推动了乡村振兴,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镇鹿鸣川打造成全省创业明星镇。
分享会结束后,有读者问作家为什么给小说取名《之间》。李虎山告诉读者,《之间》所要表达的是城市和乡村之间、工业文明和农业文明之间的依附关系。他笑着说,现在这个时代,我们所有的人,都行走在之间中,过去,农民就是农民,城市人就是城市人,农民只想着自己的土地里如何收获粮食,他们没有想着要住进城市,而城市人上班工作,守护家庭,也没想着要住到农村去,而今天,这些情况都发生了变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城乡居民身份发生了变化,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相互依附的关系更加紧密。就孝敬老人来说,农村和城市是没有差异的,仅管农村人和城市人孝敬老人的方式有区别,但意义是一样的,都是在用行动践行传统文化。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编剧、长征电影研究学者、陕西师范大学广播电视专业硕士生导师,陕西省文学院签约作家、“百优作家”、 “百人计划”作家巴陇锋,中国作协会员、作家、陕西省茶人联谊会会长韩星海、陕西省爱国主义志愿者协会副会长、《西北建设》杂志总编许衙评、杂志副总编宋健、杂志专职摄影师张根劳、之间文学公众号主编黄伟、青年作家韩盼锋,李虎山作品的忠实读者刘锋、刘茜、王静、青年企业家张敏女士等200多名读者出席了分享会。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