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界

科技改变世界科技改变生活(上篇)

字号+ 作者:lobtom 来源:未知 2020-11-27 09:39 我要评论( )

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地区热点出现变化,发展中国家影响提升。中美关系相互借重,中俄关系深入发展,中日关系面向未来,中欧关系稳中有争,美

  目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大国关系深刻调整,地区热点出现变化,发展中国家影响提升。中美关系相互借重,中俄关系深入发展,中日关系面向未来,中欧关系稳中有争,美欧俄既加强博弈又增进协调。中国、印度、俄罗斯经济表现突出,亚非拉多个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非盟、欧盟、东盟峰会,以及中欧、欧俄、欧非、美洲国家首脑会议、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等推动了地区和地区、地区和大国之间的合作。在势不可挡的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大潮中,科技进步发挥了有力作用。

  今年,国际形势有望总体稳定,多极化会继续发展,大国利益与矛盾将进一步交织,利益组合更趋多元。美国次贷危机及高油价对世界经济构成威胁,气候变化给全球带来巨大挑战,南北差距可能进一步拉大。为克服这些暗礁、险滩,各国将会大力发展科技,“创新”、“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高新技术”、“基础研究”等内容将成为各国政府首脑、经济学家、科技专家以及广大民众的关注热点、政策重点和希望所在。

  362号“创新计划”法案将获得通过。该法案主要涉及到大力培养青年科技人才的问题。美国举国上下都感到,只有在人才培养方面不落后于其他国家,才能保持未来美国科技、经济实力领先世界。

  法国政府将推出两项新举措:一是改革科研税收信贷的激励政策,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包括激励已有研发投入的企业增加投入,鼓励没有研发投入的企业投入,鼓励跨国公司在法国本土开展研发活动;二是对“大学初创企业”做出严格的法律界定,明确其享受的相关税收等优惠措施,促进高校研究成果产业化。

  《民法典》已于2008年1月1日生效。俄教科部正加紧制定《技术转移法》《生产秘密法》《创新活动法》及《支持科技和教育基金法》等,从立法上对知识创新活动予以指导。

  教科部将会同科学创新署出台创新型科研机构招标计划,通过公开招标,在每一个优先发展领域支持2—3个科研机构,每个中标者每年资助额为3亿—10亿卢布(约1224万美元)。支持的科研机构总数约为20个—30个,每年总经费约100亿卢布(约4.08亿美元)。

  2008年—2010年是实施“俄罗斯至2015年科学和创新发展战略”的第二阶段,主要实施:“2007年—2012年科技综合体重点领域研发国家专项计划”;“2007年—2012年科技平台建设国家专项计划”;“军民两用技术转移专项计划”;“2007年—2009年重点支持大专院校基础研究专项计划”及“2007年—2009年支持独特科学装置和使用科学装置团队专项计划”等。

  日本经产省已完成《节能法》修改案,并于今年初提交国会审议。该法案规定,每年消费能源换算成石油超过1500千升的企业、法人,必须定期报告能源使用情况,并每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1%。在日本,已经形成应对能源价格高涨的模式:油价一涨,政府就出台各种措施,整个社会展开节能动员,节能技术就进步。

  新加坡国立研究基金会主席指出,国立研究基金会过去两年着重提升国家的研究能力,生物医药科学、环境及水务科技、互动与数码媒体领域的研发活动取得了显著进展,接下来将着重促进创新创业活动。新加坡政府今年将宣布成立全国创新创业框架,推动应用研究与学术企业,协助高等学校,将研究成果推出市场,推动新加坡经济的进一步增长。

  今年初,印度召开了“科学大会”,主题是“用环境可持续的科学技术建设知识型社会”。印度总理辛格在讲线个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重点科技发展领域:粮食生产和水资源应用和保护、能源生产和应用、制造业技术、大规模交通系统及建筑节能。辛格说,为扩大科技人力资源储备,培养科学研究人才,印度将实施“科研事业创新启蒙计划”。

  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降低能耗和减排温室气体成为国际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国际热点,成为继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又一波可能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的新趋势。据预测,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每年可为全球经济产生25000亿美元的收益,到2050年,低碳技术市场至少会达到5000亿美元。为此,一些发达国家大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产业先机。

  “低碳技术”包括在节能、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可再生能源及新能源、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它涉及电力、交通、建筑、冶金、化工、石化、汽车等部门。

  英国承诺到2020年和2050年,温室气体在1990年的基础上,分别减排26%—32%和60%,到2050年建成“低碳经济社会”。今年将在以下方面努力:

  清洁能源供应:包括供暖与能源分布,大规模更洁净发电,可再生电力,化石燃料发电和碳捕获与存储,核电,低碳交通,可再生能源,新低碳技术的研究、开发和示范等。

  “碳排放信托基金”:碳基金是一个由政府投资、按企业模式运作的独立公司,目标是帮助商业和公共部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并寻求低碳技术的商业机会。碳基金的主要来源于英国的气候变化税,它是向工业、商业及公共部门(住宅及交通部门、居民除外)征收的一种能源使用税,每年约6600万英镑。碳基金主要投资于三方面:一是促进研究与开发,二是加速技术商业化,三是投资孵化器。碳基金用于投资项目,一般是150万英镑;用于研究项目,一般在5万—25万英镑。低碳技术的主要筛选标准是碳的减排潜力和技术成熟度,并注重成本效率。碳基金主要关注大企业,即年能源成本在300万—400万英镑以上的企业。

  日本是《京都议定书》的倡导国,也是推动“低碳经济”的急先锋。在发展“低碳技术”方面,日本将投入巨资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光能、氢能、燃料电池等替代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并积极开展潮汐能、水能、地热能等研究。

  日本在光伏发电技术领域居世界领先,是全球最大的光伏设备出口国,仅夏普公司的光伏发电设备就占世界的1/3。日本推出了“先进光伏发电计划”,提出到2030年,将太阳能发电量提高20倍。

  日本通产省2007年曾提出一项新计划,将在未来5年内投入2090亿日元,用于发展清洁汽车技术,不仅大大降低燃料消耗,还要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此外,日本注重产业结构调整,停止或限制高能耗产业发展,鼓励其向国外转移,日本还制定了节能计划,对节能指标做出具体规定。

  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目标是:到2020年和205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分别减少20%和60%—80%。欧盟2007年底就提出了战略能源技术计划,这是欧洲建立新能源研究体系的综合性计划。欧盟相信,欧洲可望降低清洁能源生产成本,并使欧盟工业立足于快速增长的低碳技术之上。

  该计划包括欧洲风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大型风力涡轮和大型系统的认证(陆上与海上);欧洲太阳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太阳能光伏和太阳能集热发电的大规模验证;欧洲生物能启动计划,重点是在整个生物能使用策略中,开发新一代生物柴油;,欧洲CO2捕集、运送和贮存启动计划,重点是包括效率、安全和承受性的整个系统要求,验证在工业范围内实施零排放化石燃料发电厂的生存能力;欧洲电网启动计划,重点是开发智能电力系统,包括电力贮存;欧洲核裂变启动计划,重点是开发第IV代技术。

  生物燃料新技术将是研发的重中之重。在生物燃料方面,2010年要达到5.75%;2030年欧洲运输燃料的1/4将为生物燃料。按照上述路线万吨/年,2010年—2030年的最大累积CO

  在氢能和燃料电池方面,通过今后7年的研发,氢能汽车在欧盟27国市场上的份额将提高到2020年1.4%和2030年12%。这一领域的技术热点包括,开发高性能和低成本的贮氢技术,脱碳产氢技术等。

  美国一直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但今年以来,美国对“低碳经济”的认识也发生了一些积极变化,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尽管还在争论中,但有望今年成为美国的重要战略选择。

  深空探测是向更广阔的太阳系空间进行探测,以探索太阳系乃至整个宇宙的起源、发展和演化。

  俄罗斯计划今年11月向地球高椭圆轨道发射总重3.6吨的“频谱-R”天体物理观测台,轨道远地点距地面33万公里,近地点600公里,运行时间不少于5年。“频谱-R”将对银河系内星系、类星体、黑洞、中子星进行观测,观测黑洞附近区域的构造和动态,测量脉冲射电源的频率,观测星际等离子体结构以及确定一些基础天文学参数。该项目吸引了包括中国在内的20个国家参与。

  美国“新先锋”月球探测计划正在实施,耗资6亿美元、设计寿命为4年的“月球勘测轨道器”将于今年10月发射升空,使命是探摸月球环境,为人类最终定居月球做准备;开展探寻地球、太阳系乃至宇宙起源的科学试验;试验飞往火星乃至更远太空的技术、系统;进行月球资源开发;激起公众尤其是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等。

  今年,中国和日本仍将继续开展月球资源分布规律及月球资源利用的研究。中国计划发射搭载3个航天员的神舟七号飞船,并进行太空漫步。中意两国于2004年启动的“中意月球车”合作计划,旨在探测月球环境、采集分析月球土壤成分等,预计也将在今年内完成。

  印度计划于今年发射“月亮初航-1”探月卫星,设计寿命为两年,拍摄月球表面高清晰度照片,分析月球表面成分,并用一个探测器撞击月球,检验未来登月飞船的控制技术。如成功,“月亮初航-2”将于2016年登上月球,搜集月球土壤和岩石标本。印度研发的无人驾驶探测器“月船1号”将搭载两台美国的仪器(1台小型合成孔径雷达,1台月球矿物绘图仪),用来探测月球两极地区是否存在水源和绘制月球表面矿物的分布。

  欧洲空间局的“黎明女神”探月计划将在今年最终确定。德国2006年启动了“蒙娜丽莎”探月计划,以能全方位地参与欧洲或其他国际性的月球研究计划。

  今年的“民间太空淘金热”也将兴起。过去几十年里,太空探索一直被美国、欧洲及俄罗斯等国家研究机构垄断,但是随着太空旅游、太空资源开发等的出现,出现了私人太空开发公司。《经济学家》杂志预测,今年“民间太空淘金热”将与传统太空研究机构形成激烈竞争。

  海洋占地球表面71%,约3.6亿平方公里。无论从环境、经济、社会角度,还是政治、军事、资源等角度看,海洋对于人类都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近几年来掀起了一场在发展海洋科技基础上、以开发海洋资源和发展海洋经济为目标的“蓝色革命”和新的“圈海”运动。

  各国相继出台国家海洋战略:如《加拿大海洋战略》、《美国21世纪海洋蓝图》、《韩国21世纪海洋战略》、《俄罗斯海洋学说》、《欧盟海洋战略》和《法国海洋抱负》等。

  美国今年启动的探索海底的“尼普顿计划”,将在靠近美国和加拿大太平洋沿岸的胡安德富卡海底板块处修建5000平方公里的海底研究基地,将派遣一批水下机器人常住基地,在海底进行科考,研究海底各种动植物,重点之一是对板块火山口附近一些呼吸沼气的生物进行研究,希望能有助于在其他星球寻找生命物质,并对海底地壳进行钻探研究。科考工作将被摄像头记录下来,并上传到国际互联网,供喜爱者欣赏。

  按照2009财政年度预算,美国发布的《美国海洋科学蓝图:海洋研究优先领域计划和实施战略》,今年会优先解决4个问题:预测海岸生态系统对长期受力和极端事件的反应;比较分析海洋生态系统组织;开发用于探测海洋生态系统的传感器;评估大西洋径向翻转环流的可变性。

  北极资源开发热也将出现。2007年,俄罗斯率先在北冰洋洋底插上了一面钛金属制国旗,引发了各大国竞相派遣科考队到北极宣誓主权的活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今年北极的冰雪融化速度将加快,许多被冰雪覆盖的大陆架将变成能开采矿产的地区。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等国将会把各种钻探设备运往北极,对那里的石油、天然气、矿物资源进行勘探开发。

  信息技术今年将在芯片、计算机、通信、消费电子、信息安全等方面有很大发展,安全与隐私会成为热门线纳米芯片今年将产业化,32纳米芯片的辅助技术逐步产业化。所以,英特尔公司会将90纳米芯片生产线转移到中国(中国现在主流生产130纳米芯片)。

  新一代蓝色基因/P超级计算机今年将面世。美国科学基金会拟与IBM公司签约,研制全球首台每秒能进行1千万亿次数学运算的计算机,其研制成本将达2亿美元,维护成本可能超过4亿美元。该计算机将承担具有重大挑战性的科研项目,例如模拟全球变暖的影响等。

  开源将成为互联网技术主流。Google公司提出的开源手机操作系统等将获得大幅发展,在该系统上,用户可以进行二次开发。该系统未来还将出现在其他便携式设备中,例如汽车导航系统。网络的虚拟状态以及网络的新生业务将会逐渐影响到社会和科技的各个方面。

  黑客攻击以及信息安全将成热点。各国已经把重要信息系统和信息资源作为基础设施和战略资源予以保护。今年互联网环境会更差,病毒数量将剧增,传播途径和方式将越来越多,手机病毒和电脑病毒可以相互传播,病毒对财产的威胁将越来越严重,对基础设施的危害将会越来越大,病毒和木马逐步从个人技术显示向获利转化,并且由个人向大用户转化。

  无线通讯技术、网络技术会飞速发展,宽带无线通讯商用进程将加快,包括WCDMA、CDMA2000等技术。预计2008年4G技术将会有很大发展。

  消费将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无线将成为增长最快的服务,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迅速发展壮大,这是一项3G手机技术,目前已经趋于成熟,在全球拥有超过1000万名用户。

  其他还包括:微软公司推出的触摸屏电脑有望在娱乐休闲和商业零售场所逐渐普及商用。这种75厘米宽的电脑看上去更像咖啡桌,它或许将改变我们的生活。

  伦敦的公交乘客将能够把手机作为旅行通票和信用卡使用,手机可以把诸如门禁卡、信用卡、公交卡等智能卡的功能集于一身,出门不用带钱包和钥匙。

  拥有555个座位的A380客机更多交付使用,每个座位都有网线接口和电话,可以空中上网和打电话。

  苹果公司新产品将包括3GiPhone手机和改进版TV,以及便携12英寸Mac笔记本电脑,将用闪存(flash)替代硬盘。

  15美元的超低价手机将亮相,使发展中国家每年再增加1亿新手机用户。研究显示,手机普及率每提高10%,将使国民生产总值增长0.6%。

  能在陆上跑又能潜下水的两栖汽车sQuba将上市。也可能会出现高科技变色龙服装,甚至能散发不同香味。

  “电子神经”技术将在医学界应用,能帮助残疾人阅读邮件、控制轮椅或操作机械臂做出简单动作。 (科技日报)

转载请注明出处。

1.本站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2.本站的原创文章,请转载时务必注明文章作者和来源,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3.作者投稿可能会经我们编辑修改或补充。

相关文章
  • 畅享未来!OPPO未来科技大会即将举行用科技改变生活

    畅享未来!OPPO未来科技大会即将举行用科技改变生活

    2020-11-27 09:39

  • 壹健康用科技改变生活用技术管理健康

    壹健康用科技改变生活用技术管理健康

    2020-11-27 09:38

  • “量子狂人”郑韶辉:量子技术革命将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

    “量子狂人”郑韶辉:量子技术革命将改变人类现有的生产和生活方

    2020-11-27 09:38

  • 科技改变生活“互联网之光”点亮孩子心中梦想

    科技改变生活“互联网之光”点亮孩子心中梦想

    2020-11-27 09:38

网友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