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外国有媒体报道称:中国正通过用科幻小说让公众具备更多的科学素养或者增加科学方面的兴趣,不得不说,外国媒体脑洞真大啊,他们只是通过一场大会采访了中国作家刘慈欣,居然就写出这样一篇文章,其实这是不合逻辑的,但是却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视角,让我们知道了国外的媒体是怎么看待中国的一些事情的,我觉得这完全是本末倒置的一个事情,其实人家作者刘慈欣是说了很长的一段话,外国媒体只是断章取义把一大段话中的一句给拿出来报道了,这也是外国媒体一贯的做法。
首先科幻小说在中国的历史不是很长,我国最早搞科幻的是谁呢?有学者研究认为是鲁迅,他在搞白话文运动的时候把科幻小说介绍到中国,并且他本身对科幻这种题材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并且也希望公众也能接受。事实上他当时介绍的得是科学而不是科幻。鲁迅作为中国人思想的开拓者,科学精神的传播者,我们完全可以想象他对科幻小说的态度。从他那个时代,科幻小说就进入了中国,比较火爆的一个阶段,就是50年代,那个时候科幻小说主要是面向青少年儿童,曾经一度达到了高潮,当时郑文光先生写过一个小说,是探索火星的,以至于引起什么样的热潮呢?北京人看完之后,全跑到北京天文馆晚上看火星,可以说是非常火爆。
然后到了七八十年代,当时有一个向科学进军的号召,青少年对科学尤其是自然科学的热爱,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导致大量的科幻小说作家涌现出来,比较典型、著名的有郑文光先生的一系列作品,我个人对他是推崇的,还有童文正,还有像叶永烈这批人。
但遗憾的是,当时科幻小说呢,依然是一个小众的题材,并且大家对它的定位也不明确,你说它是科学吧,肯定不是,它有大量幻想的成分,你说它是完全的胡思乱想吧,也不是,它有科学的基因,这到底算什么?算不算文学作品等等,一直在争论。后来我记得还有一段时间是关于精神污染的争论,甚至有人把它们归到精神污染里面去了,最后带来了一个科幻创作的低潮,叶永烈就改行写人物传记去了,童文正出国了,郑文光先生是中风了,后来就停止自己的创作了,这是当年一个黄金时代的结束。
但是我们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对于科技的这种认知,他肯定是逐渐深入的,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今天对我们来讲都是不用争论的,早达成共识了。对于科学,从理论到实践,我们从原来觉得遥不可及到现在的触手可及,科幻小说也越来越多的被我们社会上的读者和年轻人接受,这个很正常。
但是我认为,中国有14亿人口的基数,但真正喜欢并去创作科幻小说的人还是太少了,和外国媒体讲的完全不一样,尤其是政府通过科幻小说来推动公众怎么样,我觉得不太现实。只能是公众开始有自我需求,有市场的需求,这样一来科幻小说的创作可能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现在科幻小说,在我们的市场上,在我们社会上,逐渐的被很多人开始认知,这挺好。
但是我觉得还有几个问题,第一就是科幻和玄幻的关系,它可不是一码事儿,它不是简单的天马行空,穿个越什么的。虽然刘慈欣拿到雨果奖确实是把科幻和玄幻放在一起的,但那是人家从颁奖的方面考虑的。从我们这儿来讲,玄幻小说是不可能获得科学知识和逻辑思维的。第二,科技已经发展到今天,以前的很多东西,其实都已经不灵了,以前我们掌握的科技方面的信息啊,那些知识都可能过时,你现在想做一个真正的科幻小说作家,创作出有水准的科幻作品来,这个难度我觉得前所未有的大。就像现在学生都已经很能了,他对老师的要求就更高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科技发展依靠科幻小说来实现是不可能的,我们还是要有扎实的基础才行。
转载请注明出处。